赣州技师学院始终坚持技师学院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、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,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“主攻工业、三年再翻番”战略目标、“两城两谷两带”战略布局和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;2019年以来,为了贯彻落实(赣市府办字(2019)54号)《赣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方案(2019-2021年)》和(赣人社发[2019]33号)《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》精神,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,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职业技能培训成功经验,立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,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,2019年至今开展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训6300余人次,其中新型学徒制25个班,1230多人,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。现将我院推行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工作情况介绍如下:
	一、吃透政策,明确目的,是做好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的前提和基础。
	《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(赣人社发[2019]33号)是我们推行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的政策文件,是我们实施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的行动指南,《意见》解答了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概念、培养意义、目标、对象、主体、内容、模式、职责、实施程序、实施保障等各方面。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是按照政府引导、企业为主、院校参与的原则,以“招工即招生、入企即入校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”为主要内容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;与传统的师带徒、现代学徒制既有相近的内容,但更具特点,主要表现在:
	
		
			| 
					序号 | 
					项目 | 
					企业新型学徒制 | 
					现代学徒制 | 
					传统师带徒 | 
		
			| 
					1 | 
					主导 | 
					人社行政部门 | 
					教育行政部门 | 
					社会 | 
		
			| 
					2 | 
					培养目标 | 
					明确,中、高级技工 | 
					范围较广,提升理论和技术 | 
					掌握某个技能 | 
		
			| 
					3 | 
					培养对象 | 
					企业技能岗位员工,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新招用和新转岗人员 | 
					社会各阶层 | 
					个人 | 
		
			| 
					4 | 
					培训主体 | 
					双主体,主体明确,企业为主、院校参与, | 
					院校为主,企业为辅 | 
					师傅 | 
		
			| 
					5 | 
					主体要求 | 
					有:1.国家和我省支持的、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和环保要求的企业;2、具有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制度;3.具有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;拥有符合带徒条件的技师、高级技师队伍。 | 
					无 | 
					一技之长 | 
		
			| 
					6 | 
					师资 | 
					双师带徒:企业与院校均拥有符合带徒条件的技师、高级技师队伍。 | 
					院校具有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 | 
					掌握一技之长 | 
		
			| 
					7 | 
					培养方案 | 
					制定 | 
					制定 | 
					无 | 
		
			| 
					8 | 
					教学理论与实践 | 
					1:4 | 
					理论为主 | 
					实践为主 | 
		
			| 
					9 | 
					培训时长 | 
					1至2年 | 
					以完成教学计划为主 | 
					3年左右 | 
		
			| 
					10 | 
					考核 | 
					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与考核相结合 | 
					考核为主 | 
					不需要 | 
		
			| 
					11 | 
					学员身份 | 
					双重:企业员工、院校学生 | 
					大多身份单一 | 
					徒弟 | 
	
	二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,制定工作实施方案,有条不紊推进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。
	1.学院为竭力推行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,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“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领导小组”, 成立政策宣讲对接组、培训业务联络组、培训方案制定组、培训工作实施组等;出台了《赣州技师学院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方案》;详细制定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培训工作的发展计划、工作方案、任务分配、奖惩措施。
	2.学院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部门(继续教育部),学院各部门设立一名专门技能培训工作的负责人,为开展工作建立了组织保障。
	3.为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,学院制定了职责分明、条例清晰的工作流程图:
	赣州技师学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流程表
	    项目联系人接触企业[亮优势(宣传学院、政策)、了解企业主产、工序、员工结构、一年内入职员工、一年以上员工数量、技能岗位员工(含转岗情况)数量]——项目联系人(或继续教育部)制定计划书(含培训专业、层次、模式、拟定合作协议稿等)——与当地人社部门汇报开展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班意向——洽谈项目,开展成本核算并提出实施建议——与合作单位签订培训合作协议——企业与学员签订培训协议——教务(系部)制定培训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、课程安排表等——协助企业制作花名册、申报表——协助企业向当地人社部门提交开班申请——教务(或系部)安排授课教师并准备授课教师基本资料,安排日常管理人——布置带摄像系统的理论教室——与企业举行“开班仪式”——学院系部实施培训——组织考试考核,并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——办理等级证书、毕业证书等——整理培训资料建立台账——协助企业做好资金申报材料——向当地相应人社部门申请补助
	4.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优势,主动亮实力,大力对接企业、工业园区、行业协会、政府职能部门,采取“招生即招工、转岗、新进员工”等方式,推进“新型学徒制”培训工作。
	三、突破重点、难点,顺利推行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工作。
	在开展“企业新型学徒制”工作过程中,遇到许多特别关注的情况和问题,经过我们的努力,顺利得到解决,主要有:
	1.开展新型学徒制的企业:(1)国家和我省支持的、符合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和环保要求的企业;(2)“两城两谷两带”工业企业,各县市区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。
	2.企业拥有符合带徒条件的技师、高级技师队伍。我市大多数企业满足不了要求,需要学院为企业合作建立好企业师资队伍,如“大师工作坊”。
	3.校企合作、工学交替。主要利用员工的业余时间开展理论教学,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,提供功能齐全的教室。
	四、认真做好培训台账,确保培训工作有据可查。
	“新型学徒制”开展过程中主要涉及的资料如下:
	1.企业与院校新型学徒制培训协议; 
	2.企业与员工培训协议;
	3.企业与员工的工作合同复印件、转岗协议复印件(转岗类新型学徒制学员需要提供)、身份证复印件;
	4.学员花名册;
	5.人才培养方案;
	6.教学计划、课程安排表;
	7.授课教师信息表(含企业导师队伍)以及授课教师身份证、教师职称证书、技能等级证书复印件;
	8.理论课授课视频资料、备课资料(或课件);
	9.实践课图片资料(或视频资料);
	10.学员签到表;
	11.考试试卷及成绩表、职业技能证书、毕业证书;
	12.学员导表;
	13.开班申请表、开班批复表;
	14.资金申报表。